“初冬割蘆葦要給鳥兒留出容身之處” 奧森百畝蘆葦今起清割
奧森百畝蘆葦今起清割
今天上午9時,在奧森南園主山西北側的人工濕地內,十幾位工人手持割灌機進入蘆葦叢中,對園內百畝蘆葦開鐮清割,這一場景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圍觀拍照。
為了清割蘆葦,園區(qū)已提前三天降低水位。工人們沿著水岸線作業(yè),目標是清理出與木棧道、岸邊等游客親水區(qū)相隔5米的隔離帶。“奧森公園每年接待游客1200萬人次,必須對可燃物把控,確保防火安全。”奧森公園園林工程部主任王軍說。公園每年要割三次蘆葦,分別在3月、4月底和12月初,這樣做除了防火需要,也可以保持水質清澈、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
此次清割的蘆葦分四大區(qū)域,潛流濕地位于濕地北側,占整個濕地面積的五分之二,蘆葦叢體量最大。隨著連片的蘆葦割倒,一個個水泥池子露了出來,最深處只有1.4米,池底鋪設著礫石等骨料。“奧森是一座人工公園,不與自然水系流通,水質屬于中水。公園設計之初通過管道讓南區(qū)主湖奧海的水向東流入洼里湖,轉過山后,分別流經潛流濕地、景觀濕地,再回歸主湖,人工濕地就是這個環(huán)節(jié)上的‘腎臟’,起著分解過濾的作用。”
王軍進一步解釋說:“潛流濕地池底的骨料起到物理過濾的作用,使水質保持清澈,而水中富含氮磷鉀等過剩的養(yǎng)分,多通過水生植物尤其是蘆葦吸收。既要防止其枯爛導致水質變壞,又要防止瘋長侵占其他植物的領地,所以要定期收割。蘆葦蕩在人工公園里不僅是一道風景,更擔負了生態(tài)修復的責任。”
經過清割,潛流濕地還會留下幾片“葦芯兒”,容留棕頭鴉雀等鳴禽在此停留、過冬。“保持環(huán)境凈化力,也要給鳥類留‘活路’,這兩件事并不沖突。”隔著150米左右的湖面,記者看到遠處幾只起飛的蒼鷺。“這是蒼鷺出沒的地方,最多時到過40多只!”王軍說,奧海西北角的灘涂和洼里湖的小島是大型水禽活動區(qū),工人們將圍繞著邊緣打出一圈隔離帶,同樣保留“葦芯兒”供鳥類棲身。
“初冬割蘆葦一定要考慮到給鳥兒留出容身之處!”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專家、志愿者也前來交流,“動植物共同形成生態(tài)整體,應相互提供合適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譚羚迪說。
據悉,此次割蘆葦預計需要一周時間。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