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wǎng)。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你是“旅行考據(jù)黨”嗎

2023-08-08 10:44 來源: 編輯:中國江蘇網(wǎng) 瀏覽量:0

為什么上海的很多道路都以全國各省(市)、城市命名?西安碑林博物館里的很多石碑為什么沒用玻璃罩保護起來?大雁塔為什么是歪的?

漫步于城市街道,行走于文物建筑之間,你會不會對眼前的事物突然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想要了解其背后的故事?這樣的行為被稱為“旅行考據(jù)”,熱衷于此的人在平臺成立小組,一起分享旅行中的新發(fā)現(xiàn)。

旅行考據(jù)的開端有時可能很簡單:它或許是一棟古今元素兼容的小樓,或許是一本飽經(jīng)歲月洗禮的典籍,抑或只是一個路牌、一棵樹。在某一瞬間,它擊中了你的內心,你充滿好奇,想要了解與之有關的一切。

余曉雪只去過上海外灘兩次,卻對那里相當熟悉。她最熟悉其中兩棟建筑的歷史和設計風格,因為她無意間發(fā)現(xiàn),上海外灘旁邊幾乎都是銀行,她很想知道為什么金融行業(yè)會聚集于此。回到家后,她開始搜索資料,查閱書籍,由此了解了外灘的前世今生。

劉蓓有一個故事堪稱“壓箱寶”,不論何時何地,向何人講起,幾乎都能收獲“哇”聲一片。大約4年前,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劉蓓所在城市的美術館合作舉辦展覽,不少珍貴文物現(xiàn)身,備受大眾關注,其中便包括明朝畫家文嘉的書法作品和由北宋文學家蘇軾創(chuàng)作的《前赤壁賦》。

就在準備看展的前一天,劉蓓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寫:“剛剛發(fā)現(xiàn),文嘉竟然漏寫了一句!”原來,劉蓓的這位朋友看展時突發(fā)奇想,比對著明朝畫家文嘉謄寫的作品背了一遍《前赤壁賦》,才有了這一意外收獲。

不過,由于朋友未寫明被文嘉漏掉的是哪一句,讓劉蓓十分好奇。次日,站在《前赤壁賦》旁,劉蓓背了三遍,看得眼花繚亂。最后她終于找到,少的那句是“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中的“釃酒臨江,橫槊賦詩”以及前面的“空”字。而后,她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旅行考據(jù),讓余曉雪和劉蓓感受到了自己和歷史的連接。正是因為了解了故事,外灘對于余曉雪來說,變得與眾不同。它不再僅僅是一個拍照打卡地,更是一個鮮活的歷史講述者。發(fā)現(xiàn)文嘉的失誤不僅讓劉蓓有了百說不厭的話題,更讓她在其中看到了自己。“我也總是在抄寫的時候犯迷糊,原來看似遙遠的古人離我們并不遠。”劉蓓說。

有人的考據(jù)是靈機一動,而有人的考據(jù)則是有備而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李萌一直對當?shù)氐臍v史文化癡迷不已。一日,她在圖書市集上淘到一本約20年前出版的攝影集,里面是北京胡同里各個文人故居的照片,旁邊配有文字簡介和詳細地址。李萌如獲至寶,不到1個小時就將書翻閱了一遍。書中優(yōu)美的圖片和蘊涵的深厚文化,對她產生了強烈的吸引力,她想到實地一探究竟。

正值暑假,李萌沒有太多事情要忙,她將書中的故居根據(jù)地址進行分類,而后以每天至少4個的頻率開始尋訪。有的故居保存完好,整潔如新;有的雜草叢生,從外表看完全想象不出曾是名人棲居之地;有的故居成為景點;而有的則大門緊閉,不知是否早已易了新主……探訪過程中,李萌真切了解了北京傳統(tǒng)建筑背后的故事,也在攝影集舊照和實地現(xiàn)狀的對比中,感受時光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

在看了講述塞罕壩幾代造林人奮斗史的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后,劉蓓和母親決定去那里親身感受造林奇跡。劉蓓說,在充分了解歷史后來到塞罕壩,看到綠色,便會自然地聯(lián)想到造林人的艱難過往,體悟到美景背后所蘊含的精神,這是不知道故事時感受不到的。

旅行考據(jù)讓地標景點背后的故事被看到,增強了旅行的沉浸感和體驗度,拉近了我們與歷史的距離。有的“旅行考據(jù)黨”甚至將這發(fā)展成為一種社交方式,組織同好一起去實地尋訪,在互動交流中更深入地認識探訪對象的文化內涵。

不過,有時候過度考據(jù)會讓人“困”在查證之中,無法真正享受旅行,余曉雪便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在嘗到外灘考據(jù)的甜頭后,她每去一個地方之前就會去了解歷史。然而,地域遼闊,歷史悠久,一個城市或地區(qū)的資料非常豐富,常常讓余曉雪看得精疲力竭。很多心儀許久的目的地,就因為她覺得自己不夠了解,選擇延后出行,最后不了了之。

直到后來,朋友們拉著余曉雪來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計劃臨時生成,全然沒有給曉雪查資料的時間。那是一個海邊城市,朋友們和余曉雪時而在沙灘上恣意奔跑,時而吃著準備好的食物,談論著生活中的雞毛蒜皮。面對著溫柔的陽光和輕柔的微風,她突然意識到,不去執(zhí)著于挖掘故事,感受當下的旅行,有時也很好。

旅行考據(jù)應該成為快樂的助推器,趣味的黏合劑,而不該是出行的負擔,心理的包袱。“畢竟旅行,考據(jù)重要,自己的感受也同樣重要。”余曉雪說。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江蘇蘇訊網(wǎng)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wǎng)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本網(wǎng)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熱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