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博物館熱,升溫更要“保溫”(新語)

2023-08-11 10:52 來源: 編輯:中國江蘇網 瀏覽量:0

故宮博物院,網絡預約、放票即空;陜西歷史博物館,預約門票日均點擊量超過60萬;成都博物館,“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特展,一個多月吸引觀眾逾40萬人次……這是當下博物館熱最真實的寫照。

博物館熱,與其說是一種文旅現象,不如說是一場文化尋根。“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一件件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一個個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一段段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是架起過去、連接當下、展望未來的文化橋梁。在這里,講解員述說歷史典故,培厚文化土層;在這里,孩子們觸摸傳統(tǒng)文脈,涵養(yǎng)文化自信。“到博物館去”,不再停留于簡單的口號,而成為人們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自覺追求、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由衷認同。

博物館熱的興起,離不開孜孜以求的創(chuàng)新。據統(tǒng)計,2022年,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舉辦線下展覽3.4萬個、教育活動近23萬場,接待觀眾5.78億人次。無論是國家博物館綜合運用多種數字化手段、展示珍貴館藏文物,還是上海博物館開啟長達24小時的“上博十二時辰藝術嘉年華”,抑或是浙江杭州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在遺址上以原貌、原尺度立體標識展示……越來越多博物館創(chuàng)新展陳方式、革新服務意識,不斷拉近文物與公眾之間的距離。

由“網紅”變“長紅”,化“流量”為“留量”。博物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不能停留于一時的升溫,更寄望于持久的“保溫”。文物藏品是博物館長久發(fā)展的根基所在。不同主題的博物館,對應著各具特色的收藏、研究與展示方式。堅持保護第一、加強文物管理、合理開發(fā)利用,積極推動博物館與教育、科技等領域跨界融合,打造與自身相適應的“博物館+”,助推類型豐富、主體多元的現代博物館體系的構建。

實現博物館業(yè)高質量發(fā)展,既要做好大博物館,更要激活小博物館。除了眾所周知的大館,我國還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小博物館,“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浩如煙海的典籍珍寶,亟待拂去歷史的塵土。清晰發(fā)展方向,盤活自身資源,講好文化故事,才能讓這些小眾博物館綻放風彩,走進更多觀眾視野。

在鐘編磬上,聆聽往昔的古樂回響;在垂花檐柱間,循跡過去的動人故事;在精美磚雕里,辨讀歷史的浩瀚風煙……神州大地上俯拾皆是的文物資源,孕育了博物館的繁盛,點燃了公眾的博物館熱,也將文化的燈火撥得更亮。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熱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