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老地名“重啟”, 留住“寫在大地上的歷史”

老地名“重啟”, 留住“寫在大地上的
2022-10-20 14:48 來源: 編輯:中國江蘇網 瀏覽量:0

南京的麒麟門、蘇州的久泳鄉(xiāng)、鎮(zhèn)江的鐵甕城,幾近消失的地名正在回歸 ——

老地名“重啟”, 留住“寫在大地上的歷史”

中國江蘇網訊 秋風起,樹葉黃。10月13日,在南京老城南小西湖歷史文化街區(qū),記者看到,一塊空地上有處圍擋。聽說“湖”要回來了,80歲的附近居民葉愛華感慨道,這里曾有一個風景優(yōu)美的小湖,名為“小西湖”,伴隨城市發(fā)展,湖消失了、只留下地名,“現在‘小西湖’將名副其實,老街坊們都很高興。”

南京的麒麟門、滄波門,蘇州的久泳鄉(xiāng),鎮(zhèn)江的鐵甕城……今年,人們頻頻聽到老地名“重啟”的消息。記者獲悉,民政部近日確定70個縣(市、區(qū))為全國“深化鄉(xiāng)村地名服務 點亮美好家園”試點地區(qū),我省南京市江寧區(qū)、常州溧陽市、蘇州市吳中區(qū)和淮安市淮安區(qū)入選。隨之而來的,將是“鄉(xiāng)愁”有所寄托、城市“軟更新”持續(xù)提升。

曾經消失的老地名煥新歸來

有人要問,有的地名一直在使用,為什么要說“重啟”?南京地名專家薛光告訴記者,在地名研究中,像小西湖這樣“重啟”老地名的方式叫“就地打滾”,也就是說,地名要有相應的空間實體,否則湖消失了、地名里帶“湖”字,就容易讓人困惑。因此,“重啟”老地名包括空間實體和名字雙重恢復。

薛光說,歷史上南京出現超過2萬個老地名,其中較有文化價值的約2000個。南京從2004年起就開啟老地名保護,但隨著城市快速發(fā)展,失去約1900個老地名。市民還曾評選出部分南京“遺憾消失的老地名”,其中包括邀笛步、安樂廟、百貓坊、赤石磯等。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陶卓民等研究者發(fā)現,南京老城南現存街巷地名密度最大,但消亡也最多。截至2015年底,南京消失的街巷地名中,原白下區(qū)占33.6%、秦淮區(qū)占31.6%。據民國時期編纂的《武進指南》記載,常州有209個巷名、街名、路名、弄名和里坊名,其中保存至今的僅74個。

隨著各地對老地名重視程度的提升,部分有價值的老地名在陸續(xù)“回歸”。“近年,民政部門聯(lián)合城市規(guī)劃等部門加大老地名價值發(fā)掘力度。進入城市更新階段后,人們也在重新思考老地名的新意義。”薛光說。

9月27日,坐落于蘇州市吳江區(qū)的蘇州大學未來校區(qū)正式啟用,門前路名“久泳西路”古韻十足。“在吳江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久泳鄉(xiāng)’這個地名存續(xù)了近千年。1909年吳江縣改設9個鄉(xiāng)鎮(zhèn),‘久泳鄉(xiāng)’廢止。”蘇州市民政局區(qū)劃地名處處長莫俊洪說,“恢復‘久泳’二字,將其作為蘇州大學未來校區(qū)門前的路名,是尊重吳江人文歷史的選擇。”

“城高鐵甕橫強弩,柳暗朱樓多夢云。”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點出了鎮(zhèn)江鐵甕城的軍事價值。今年,因毗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鐵甕城遺址”,一條長442米的道路得名“鐵甕城路”,老地名融入現代城市。

距離明城墻遺址約1000米處,靜臥著兩片湖泊。9月,附近居民口中的“那兩片湖”“大湖小湖”,得名“麒麟湖”和“滄波湖”。南京市麒麟科創(chuàng)園管委會副主任韋斌介紹,這兩個名字源于歷史上附近兩座城門——麒麟門和滄波門。

老地名與周邊居民生活息息相關,其間存在情感紐帶。南京城墻保護管理中心研究員朱明娥告訴記者,1927年前后,為造環(huán)城公路,城門先后拆毀,材料被居民回收建造房屋。如今,在滄波門遺址附近民居上,還可以看到不少明代城磚及舊石料。一代又一代南京人的腦海里還留存著關于城門的記憶,“重啟”城門名字延續(xù)了周邊居民對家鄉(xiāng)的情感寄托。

保護老地名,意在傳承和保護歷史信息。先秦時期的長干里,六朝時期的龍蟠里、虎踞關、烏衣巷,宋朝的夫子廟……從地名上,就能“咀嚼”出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40年前,國務院公布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我省有南京、蘇州、揚州三城入選。目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數量已增加至140個,江蘇以13個的總數位列全國首位。

去年底,省民政廳牽頭省住建廳等六部門出臺《江蘇省地名文化遺產評定辦法(試行)》。今年江蘇在全國率先全面啟動省、市、縣三級地名文化遺產評定工作,截至9月,已評出首批縣級地名文化遺產819個、市級地名文化遺產448個,省級地名文化遺產評定工作正在進行。

保護老地名提升城市辨識度

“老地名消失又‘重啟’,反映出城市發(fā)展觀念的變遷。”南京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名城保護所所長張峰介紹。南京先后編制5版名城保護規(guī)劃,從關注居民住房需求、擴展城市空間開始,到日益重視老城保護與更新,主張新城老城共同發(fā)展。

從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提質,我國城市建設進入提升品質新階段。省規(guī)劃設計集團城市更新規(guī)劃設計院總設計師劉志超認為,這對城鄉(xiāng)發(fā)展提出更多人文方面的“軟更新”要求,更加注重地方認同、歷史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等要素。

省民政廳區(qū)劃地名處處長孫燕介紹,國務院新修訂的《地名管理條例》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規(guī)定,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體現中華歷史文脈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在此之前,省人大2014年頒布《江蘇省地名管理條例》,全省13個設區(qū)市均出臺地名管理辦法或管理規(guī)定,相繼從法律層面提出對歷史地名的保護措施。

今年4月,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在城鄉(xiāng)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實施意見》,要求不隨意更改老地名、將歷史文化保護傳承融入城市更新行動。“政策日趨完善,讓地名管理和歷史地名保護有據可依,保護老地名更加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劉志超說。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保護老地名是提升城市文化辨識度、推動城市“軟更新”的重要抓手。“地名記錄著城市發(fā)展進程,與實體空間一起,構成每個城市獨特的個性。而當前有不少城市面臨‘特色危機’,缺乏傳統(tǒng)文化和集體記憶。”劉志超坦言。

老地名是城鄉(xiāng)歷史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彰顯城市個性,保護老地名成為近年我省許多城市的共同發(fā)力點。以蘇州為例,因水系通達,僅古城區(qū)就有愛河橋路、楓橋路、懸橋巷等153條帶“橋”字的街巷地名,又有閶門地區(qū)的盛澤碼頭、丹陽碼頭、南碼頭等以“碼頭”命名的地名。倉米巷、倉街、東美巷等,則為原蘇州府倉、縣倉和主要米市所在地。這些地名,活化了蘇州“江南水鄉(xiāng)”形象,形成獨特的城市個性。

老地名回歸,助力城市煥發(fā)新活力。明代南京外郭城有“土城頭”的俗稱,如今新修建的土城頭路穿越麒麟科創(chuàng)園。“賦予園區(qū)、湖泊老地名,只是我們保護歷史文化的一個‘小切片’。今年,園區(qū)還組織完成初寧陵石刻數字化修復。建園12年來,園區(qū)日益形成獨有文化特質,吸引更多人才扎根。”韋斌告訴記者。

過去一段時間,不少城市開發(fā)建設過程中偏愛使用“洋”地名。“亂用‘洋’地名阻斷文化傳承,破壞對城市歷史文化的繼承,削弱年輕一代對城市的認同感。”陶卓民說。

“地名是‘寫在大地上的歷史’,使用是最好的保護方式。”薛光認為,地名記錄著一座城市成長的痕跡,深入挖掘一個地名,就像切開一個年代的斷面,無數個斷面組合在一起,鮮活地展示出城市發(fā)展的脈絡。

讓老地名和實體空間共同“活”起來

保護老地名,如今已成相關部門的共識,但保護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法保護,仍需細化。

許多地名工作者、城市規(guī)劃者、民政部門相關負責人認為,保護老地名,最理想的狀態(tài)是同時保留實體空間及其名字。“老地名承載的歷史信息,是城鄉(xiāng)歷史文化遺產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同步保護好老地名對應的老街區(qū)、老地段、老街巷、老建筑,老地名的保護才更具實質性意義。”劉志超說,“地名與實體空間相輔相成,二者一起‘活’起來可以讓歷史更加鮮活。”

伴隨城市建筑主體得到保護,我省各地老城區(qū)豐厚的地名文化得以傳承。張峰介紹,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南京主城的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東路等主干道路以及較窄的步行街巷均得以保留,為地名保護提供骨架支撐。南京已將重要的城市歷史軸線、歷史道路和歷史街巷納入保護名錄,強調不得改變其走向和名字。2008年,南京在全國率先將老地名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老地名保護經歷‘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發(fā)展過程,保護范圍不斷擴大。”南京市民政局區(qū)劃地名處處長譚曉林告訴記者。

談到如何“用活”老地名,常州市民政局區(qū)劃地名處處長戴亞君介紹,近年來常州原址或就近恢復使用“烏龍庵”“民元里”“德安橋”等一批曾經消失的老地名。2018年起,常州就重視“重啟”老地名,實施鎮(zhèn)、街道地名規(guī)劃編制,目前常州金融商務區(qū)、新北區(qū)農業(yè)產業(yè)園、天寧經濟開發(fā)區(qū)的地名規(guī)劃已編制完成。在古城相關規(guī)劃中,淮安打通蕭湖、勺湖和月湖等水域與古城水系的連接,暢通“淮上三湖”游覽線,讓老地名實體空間“活”起來,老地名隨之“火”起來。

各地紛紛“重啟”有歷史、社會、經濟等價值的老地名。鎮(zhèn)江在地名保護規(guī)模方面“保大舍小”、知名度方面“保高舍低”、年代方面“保長舍短”、品位方面“保雅舍俗”,“重啟”61條消失的老地名。鎮(zhèn)江市民政局區(qū)劃地名處處長殷金彤介紹,當地利用消失的自然村落名字例如“孟家灣”“三里崗”等命名新建道路,使用“松子頭”“龍脈團山”等文物保護單位名稱命名道路和住宅。薛光認為,類似鎮(zhèn)江老地名“就地打滾”再“重啟”的做法值得稱贊,“使用這一保護辦法,需經嚴格歷史考證、找到實體空間,否則就割裂了老地名與地理位置的連接。”

孫燕介紹,對具有重要傳承保護價值的歷史地名,我省正建立數據庫,進行信息化保護。結合歷史地名文化保護,全省還為成賢街、龍蟠里、虎踞關等老地名樹牌立碑2000余塊,展示老地名位置、文化內涵、歷史遺存等信息。

精準全面保護老地名,需要多部門協(xié)作配合,還需形成監(jiān)督機制,廣泛采納城鄉(xiāng)居民意見。“為增強保護的科學性,蘇州向社會公開遴選,聘請學者、專家組建蘇州市地名委員會咨詢專家組。”莫俊洪介紹,當地還與高等院校、社會智庫、社會組織建立合作機制,組建蘇州吳文化地名研究所。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