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訊快評丨厚植人民情懷 永葆為民初心
厚植人民情懷 永葆為民初心
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習近平:守初心,就是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守初心,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時刻不忘我們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永遠不能脫離群眾、輕視群眾、漠視群眾疾苦。(6月22日央視網)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人民群眾的擁戴和支持是我們黨帶領全中國從浙江嘉興一艘“小紅船”成長為駛向世界汪洋“復興號”巨輪的根本原因所在,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永遠是一榮俱榮、相依相伴的整體。因此,要想讓這艘巨輪平平穩(wěn)穩(wěn)“犇”向新征程,廣大黨員干部就得時刻做到想民之所想、憂民之所憂、急民之所急,厚植人民至上情懷,把“為人民服務”五個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貫徹到底。
“群眾事,無小事”。群眾的一樁樁“小事”,是構成國家“大事”的肌體細胞。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簡單直白的語言道出了黨員干部的責任與擔當。黨的干部,就應當時刻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把群眾的冷暖安危掛在心上,真心實意地為人民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當好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在服務群眾的工作中,要把每一件小事都當成大事來辦,想方設法化解他們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讓人民群眾舒心、放心、安心,不斷在抓實做細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每項工作中,贏得萬人心。
“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一項具體的、實在的行動。現實中,部分領導干部把“利民”說在嘴上、掛在墻上、寫在紙上,實際上干的是“利己”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虛假政績,把人民的利益拋之腦后、不聞不問,嚴重破壞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厚植人民至上情懷不能靠“嘴上把戲”和“紙面功夫”這些“假把式”,要拿出實實在在的“硬措施”,進而一步步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讓群眾“看”得見積極改變,“感”得到“十分用心”,“享”得到勝利果實。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厚植人民至上情懷還得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政于民。廣大黨員干部切莫“高高在上”,從而忽視群眾智慧,要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從群眾“七嘴八舌”的“槽言槽語”中讀懂“民心所向”,進而找出既符合時代要求,又能讓群眾滿意的發(fā)展方向。要走出“深宅大院”,走近人民,走進人民,帶著真情實感去調研走訪,認真登記群眾最想要什么、最反感什么、最希望解決什么。要把得來的“第一手資料”經過仔細的分析和比對,盡可能地幫助人民群眾解決好產業(yè)發(fā)展、勞務就業(yè)、公共基礎設施方面的問題,做到發(fā)展為了人民、發(fā)展依靠人民、發(fā)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喬薇)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