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多部門出手:汽車芯片保險保障機制上線
汽車芯片保險保障機制上線
近段時間,汽車缺芯已經成為了行業(yè)難題,不少車企因為缺芯,不得不面對減產停產的尷尬局面。為此,國家多部門聯合相關企業(yè),共同制定汽車芯片保險保障機制。
6月11日,據媒體報道,由工信部電子信息司、裝備工業(yè)一司支持,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指導,中國汽車芯片產業(yè)創(chuàng)新戰(zhàn)略聯盟主辦的汽車芯片保險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瑞發(fā)科半導體、兆易創(chuàng)新、中電華大、北京君正等芯片企業(yè)出席。
汽車芯片保險保障機制旨在推動芯片企業(yè)、零部件企業(yè)和保險公司,開展汽車芯片保險和保費補貼試點工作,通過“市場化為主+政府有限支持”方式破解汽車芯片應用難題,以金融保險手段分擔產業(yè)鏈上下游風險和疏通瓶頸,是創(chuàng)新汽車芯片生態(tài)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下游擔心國產芯片產品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驗證,萬一出現問題怎么辦?我們采用金融保險手段,利用市場化的方式緩解上下游的焦慮,這個試點在國內是首創(chuàng),以前沒有針對國產汽車芯片上車應用保險。”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副總經理鄒廣才在南京世界半導體大會期間介紹稱。
據悉,此次汽車芯片保險保障機制在北京首發(fā),后續(xù)將向全國推廣。
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副總經理鄒廣才此前介紹,“下游擔心國產芯片產品沒有進行大規(guī)模驗證,萬一出現問題怎么辦?我們采用金融保險手段,利用市場化的方式緩解上下游的焦慮,這個試點在國內是首創(chuàng),以前沒有針對國產汽車芯片上車應用保險。”
同時,他進一步介紹,國內汽車芯片產品比較少,汽車芯片廠商很少通過保險的方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國外在這領域是比較成熟的,但是我們之前國產汽車芯片在市場上缺乏大規(guī)模的應用,缺少這些數據的支撐,所以以前保險公司是沒有這類產品的。”
鄒廣才表示,在此基礎上,將向國家部委積極推動,和中國汽車工業(yè)協會一起,把國產汽車芯片產品納入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險補償機制的產品目錄,利用政府有限的資金支持推進,緩解上下游的焦慮,分擔大家的風險。
此外,缺芯對國內汽車行業(yè)的影響巨大,今年5月,汽車市場產銷分別完成204萬輛和212.8萬輛,環(huán)比分別下降8.7%和5.5%,同比分別下降6.8%和3.1%;與2019年同比相比,產銷同比增長10.3%和11.1%。
中汽協副秘書長師建華表示,本月銷量降低最大的問題是芯片問題,可能6月份的數據也不會太樂觀。芯片短缺問題對二季度影響非常大,三季度末將有一定緩解,同時四季度就會有一定的緩解。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