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每日一讀|歇夏
文|汪樹明
歇夏,是我們這兒傳統(tǒng)的風俗。姑娘出嫁第一年夏至來臨前,娘家人都要接回姑娘小住些時日,這便叫“歇夏”。
歇夏的日子是有講究的,須得揀選黃歷上合宜的“雙日”, 如五月初六或六月初八之類,取“成雙成對”的吉利寓意。單看這偶數的日子,便襯得起歸寧的喜氣。日子長短,三、五、十日皆可,全看兩家商定,但那份殷殷的召喚,卻如同家鄉(xiāng)的潮河水,自農歷五月初便隱隱漲潮了。
姑娘回娘家歇夏,其實用不著請,娘家婆家都知道這風俗。去請,只是個禮節(jié),也是兩家共同商定日子。
母親讓我請姐姐。我去時,姐姐的婆婆正為她回娘家的“歇夏禮”忙碌,蒸綠豆糕、裹粽子。親家姆媽為姐姐新裁的夏衫疊得齊整,壓在竹籃底,一把繡著并蒂蓮的扇子端端正正擱在上頭。木盆里養(yǎng)著條活蹦亂跳的大鯉魚,是讓姐姐歇夏時帶回娘家的。親家姆媽告訴我,綠豆糕、粽子、魚這三樣歇夏禮含有祛暑祈福、煥然一新、魚躍龍門的心意。
歇夏禮備齊,商定的吉日里,姐夫陪著姐姐,騎著腳踏車歸娘家來。家這邊,父親早將門前場地清掃得光可鑒人,屋內也早被母親收拾得清清爽爽。姐姐的床頭墻上倒掛著母親才割來的幾束菖蒲與艾草,檐下還掛著串新摘的茉莉花,風一吹,甜香便漫進堂屋。忽聽得院外“叮鈴鈴”的車鈴聲,母親立刻往圍裙上擦著手迎出去。左看右看:“瘦了瘦了,婆家的飯可合口?”姐夫在旁憨笑:“媽,您放心,她頓頓能吃兩大碗?!蹦赣H轉頭又捏捏姐姐的袖口:“這料子透氣,是你婆婆新裁的?”姐姐點頭,從籃底翻出把扇子:“您看,扇面上還有她繡的并蒂蓮呢。”
歇夏的日子,姐姐并非一味閑臥。此時正是農村“三夏”大忙之時,她每天早早起身,幫著母親做這做那。地里的活,母親是絕對舍不得她去的,讓她在家?guī)兔α罆裥率盏柠溋!=瘘S的麥粒鋪滿曬場,她拿著竹耙細細攤勻。閑時,她坐到曬場前的大楝樹下,拿來針線笸籮,替父親縫補磨薄肩頭的衣服,給年幼的侄兒納雙透氣的小鞋底。姐姐歇夏將盡,臨回前,母親端來一盆溫熱的艾草水,細細為姐姐擦洗手腳。艾草水被認為有驅邪避暑的功效。她嘴里念叨著:“擦擦清爽,干干凈凈回婆家去?!?/p>
返程的時間到了,姐夫又騎著腳踏車來了。母親為姐姐備下的“回程禮”頗為講究:為她家人準備的是新麥磨的面粉,裝在藍印花布口袋里;為婆婆的“五寶”從后園樹上摘來了麥黃杏,表皮泛著透亮的油光;替婆婆連夜趕制的幾雙繡花鞋墊,針腳里藏著“平安”的暗紋,密實得能踩出水來。這些帶著體溫的禮物,藏著母親說不出口的牽掛,和老輩人對“歇夏”的講究。
母親替姐姐理好額前的碎發(fā),將一根紅繩系在她手腕上:“到了婆家,心要定,手要勤?!?/p>
出嫁的姑娘為什么要回來娘家歇夏,我從老人口中得知,一說源自農耕,伏天是難得的農閑,接回新嫁的女兒,既是讓她在酷暑中喘口氣,娘家人也好將持家的細碎經驗絮絮傳授。另一說則帶著神秘氣息,道是暑熱蒸騰,陰氣浮動,新嫁娘氣血未穩(wěn),回娘家借一方熟稔的“人旺之地”和祖蔭老宅的陰涼,便能安然度夏。因此歇夏時,床頭常懸?guī)资牌鸦虮『?,那清冽之氣,既能驅趕蚊蚋,亦暗含辟邪納吉的祈愿。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