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帆飛揚——楊明義的江河湖海藝術回顧展” 在金陵美術館開展
江河湖海藝術回顧展” 在金陵美術館開
10月28日,“心帆飛揚——楊明義的江河湖海藝術回顧展”在金陵美術館開展。該展覽首先于今年6月26日在蘇州金雞湖美術館開啟,吸引了大批觀眾,獲得了高度的學術認可。楊明義不僅是著名畫家,還被評為“發(fā)現周莊第一人”,此次巡展是他迄今為止最完整的個人藝術回顧展。

楊明義出生于蘇州,展覽從蘇州出發(fā),第二站來到南京,金陵承載了他的藝術初心,當年他曾設計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橋面欄桿,也曾在南京創(chuàng)作居留整整一年,可以說,金陵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藝術的搖籃。
金陵美術館精選出楊明義先生1961-2021各個時期的繪畫作品百余件,分別從“走近楊明義”“從蘇州出發(fā)”“發(fā)現水鄉(xiāng)”“觀滄海”“滄海歸來重讀水”五個角度呈現了楊明義的人生軌跡與藝術探索。除繪畫作品外,展陳中還將其繪畫工具、信件、證件、文學書籍、畫冊等文獻實物進行了全面地呈現。

觀眾不僅能夠通過本次展覽系統地了解到一位從蘇州走向世界的藝術家,更能從中感受和認知中國近代藝術的發(fā)展歷程。11月9日下午,多位學者、藝術家及媒體朋友齊聚金陵美術館,共同探討、見證楊明義藝術的江河湖海。
原江蘇省美協主席、國畫院院長宋玉麟,江蘇省文聯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徐惠泉,著名畫家、美術史論家、鑒定家蕭平,南京書畫院名譽院長、著名藝術家朱道平,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社長顧華明,原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著名藝術家趙治平,江蘇省美術館黨總支書記、副館長王法,江蘇省現代美術館館長、江蘇省青年美協主席趙震,南京博物院陳列藝術研究所所長萬新華,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丁亞雷,南京藝術學院博士、著名藝術家何金安,江蘇省書畫院畫家、策展人韓非,原南京祿口機場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根興,江蘇收藏家協會鑒定師委員會主任楊帆等嘉賓出席活動。
新聞發(fā)布會暨研討會由劉春杰館長主持,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到場嘉賓有序落座。劉春杰館長與大家寒暄后,誠摯地表達了對此次展覽的高度重視:“楊明義是一位樸素的藝術家,一位親身經歷繁雜社會變遷、時代交替、卻仍然樸素的藝術家。見其畫如見其人——他對待藝術充滿激情,對待后生平易近人。”隨后楊明義受邀致辭。

楊明義的發(fā)言中滿懷著對南京的熱愛,其中情愫絲毫不亞于他對家鄉(xiāng)蘇州的依戀。他直言:“南京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故鄉(xiāng),年輕時與南京結下了美術情緣——在南京參與了許多工藝美術設計的項目,又結識了江蘇畫派的代表人物傅抱石等,為他日后的藝術人生提供了重要的基礎。”在楊明義隨后的發(fā)言中,他用“江南水鄉(xiāng)創(chuàng)作”“中西融合”“為時代創(chuàng)作”等話題闡釋了他的藝術開端、發(fā)展與堅守。

美術史論家蕭平、原江蘇省美協主席宋玉麟以及同是蘇州人的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徐惠泉,都與楊明義熟識多年,對楊明義藝術有著深刻的體會。他們都一致認為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蘇州為楊明義的成長與發(fā)展鑄就了不可磨滅的傳統氣息,同時,楊明義又是蘇州地域的一個特殊的藝術個案——蘇州畫家好安逸,而楊明義膽量過人、精力充沛、交友廣泛、不拘傳統,他從蘇州走出去,又從世界走回來,汲取眾家又不似眾家。這樣的面貌來自于他的海外游歷、初心不改,在他不斷拓寬的視野中,始終留存著鄉(xiāng)土氣息、傳統意韻、故鄉(xiāng)情懷。楊明義的一生用畫筆描繪蘇州、美化蘇州、表現心中的蘇州,成就了一個中國畫的新流派——“水鄉(xiāng)畫”,而他也是當之無愧的“鄉(xiāng)情畫家”。
多位嘉賓分享感言后,江蘇省現代美術館館長趙震表達了自己作為后輩深受楊明義老師的鼓舞,他用“簡樸非凡,靜穆壯闊”概括了自己的觀展感悟,并且希望青年一代畫家應當多向楊明義老師學習。

與新中國同生的南京書畫院名譽院長朱道平謙遜地表達了對楊明義藝術的賞識以及與楊明義的機緣。他說:“我要向楊明義學習,其中西兩相對照的視野寬度是打開中國畫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新之門的鑰匙。”
南京博物院陳列藝術研究所所長萬新華認為當代年輕藝術家應當以楊明義為楷模,其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歷史意識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探討。從藝術風格上說,楊明義的藝術風貌變化中既有水印木刻的影子,又與水鄉(xiāng)風情結合,形式感和空間意識強烈。水的運用形成“江南氣”,就是他個人的“招牌菜”。

原江蘇省美術館副館長趙治平說:“楊明義老師來自水鄉(xiāng),他的水墨畫氣韻生動,藝術性極強。這種藝術性離不開他長居蘇州的生活背景,離不開他對家鄉(xiāng)的透徹領悟。另一方面,他不斷深化、輸送現代意識,不斷打磨,畫面中凝聚了水鄉(xiāng)魂,不愧是表現蘇州水鄉(xiāng)美的第一人。

楊明義感謝諸位嘉賓的褒獎與品評,更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讓他的努力和付出留待歷史評判。最后,楊明義向金陵美術館捐贈水墨作品《山重山 水色明》,畫中有帆、有山、有水,恰與此次展覽主題“心帆飛揚--楊明義的江河湖海”相契合,包攬了楊明義的江南情愫。“江河”孕育了楊明義的生命,“湖海”勾連了藝術家的內省與反叛,而“飛揚的心帆”將其從蘇州帶到金陵、從祖國帶到世界另一端,徜徉于傳統與當代的他,終其一生畫江南、唱江南、愛江南的他,最終回到了故鄉(xiāng),來到金陵美術館。劉春杰館長表示:“從金雞湖美術館到金陵美術館,心帆飛揚,楊明義的江河湖海大展是他幾十年來用心、用情、用愛表現江南金色時光的藝術巨獻,他創(chuàng)造了江南水鄉(xiāng)藝術的新天地。”(夏夕 周珺)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