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地下25層,可停200輛車——全國最深的沉井式停車場在南京投用

2023-06-08 09:12 來源: 編輯:中國江蘇網 瀏覽量:0

深達68米,共25層,占地390平方米的立體車庫能頂4000平方米停車場用,可停200輛車……近日,南京首個沉井式停車場對外運營。這處位于南京市兒童醫(yī)院河西院區(qū)東北面的停車場,是目前全國最深的沉井式停車場,有助于緩解兒童醫(yī)院停車難題。

為緩解停車難,我省多地探索向地下要空間。通過借助新科技盤活閑置地塊、深挖地下資源等方式,增加停車供給。在南京,除了兒童醫(yī)院地下停車場,位于建鄴區(qū)南湖廣場附近的沉井式停車場也在建設中,預計年底或明年初建成投用,可提供100個停車位。

6月6日,記者來到兒童醫(yī)院沉井式智能車庫,看到地面只有一棟普通3層樓建筑,“地下”卻大有乾坤。“建筑下方有兩口內徑12米、深達68米的停車井,每口沉井被分隔成25層,每層可停4輛車。機械升降平臺可360度旋轉停在任意層,汽車像坐電梯一樣自動停在指定位置。”工程總承包方、隧道股份上海路橋集團UP事業(yè)部負責人張振光說,沉井式停車場利用智能停車系統,通過升降機旋轉平臺實現汽車庫內調頭、正進正出,避免司機出庫時倒車,降低停車難度。

據介紹,如果按傳統地面停車場建設方式,同時停放200輛車至少需要4000平方米面積。而這處沉井式停車場占地390平方米,能滿足停放200輛汽車的需求,空間利用拓展10倍多。該停車場原址為公交總站,僅占用原公交總站約四分之一空間,剩余空間目前仍正常停放公交車。“原址功能未受影響,地上3層建筑中,除了控制室、設備室,有一層就是‘補位’原址功能——公交車站辦公室。”建鄴區(qū)停車中心負責人殷曉露說。目前,該沉井式停車場每日平均存取車160—180次,每輛車平均停車時長4.5小時,收費6元/時,每日封頂36元。

車庫入口操作屏實時顯示剩余車位,點擊“存車”鍵,車子在90秒內就能在地下“就位”。取車時按下“取車”鍵,升降平臺90秒內將車送回車廳,全程由智能車庫“大腦”管控。“過去帶孩子到醫(yī)院看病,到處找車位很費時間,現在排隊幾分鐘就能停車。”正在停車的市民劉女士說。

南京市兒童醫(yī)院河西院區(qū)安全保衛(wèi)處處長陳俊介紹,河西院區(qū)正常門診為5000人次/日,高峰期達8000人次/日,臨時停車需求極大,但院內地上和地下停車場只能提供1038個泊位。因為停車難,過去車輛經常在江東南路、宜悅街等道路排起長隊。“該車庫的投用進一步方便了醫(yī)院就診患者。”

城市發(fā)展進入存量時代,停車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挖掘地下空間資源、增加停車供給,是符合我國國情、順應城市現代化發(fā)展的大趨勢。”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開發(fā)利用地下空間服務停車,在施工層面,主要需防范滲漏水和失火兩大安全隱患,目前工程技術可以應對和解決。豎向挖掘、機械作業(yè)、防災降噪等工程措施逐漸完備,高速升降梯、智能控制系統等配套設施設備也日趨成熟。沉井式停車庫等項目,用類似地鐵盾構的機械,實行豎向施工,不僅施工所需場地小,對周邊居民影響也較小,是一種技術先進的施工方法。

昆山市森林公園地下筒倉式立體智能停車庫也已建成投用。“以前能容納3輛車停放的地方,現在可以停放48輛車。”昆山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說,該車庫深入地下17.85米,共設置4層地下機械車位,采用圓形筒倉式設計,空間利用率高;22米直徑的筒倉內每層設置12個車位,車位采用輻射式布置方式,中間為帶轉盤升降機,相關的消防、通風、強弱電管道均利用圓形筒倉邊沿圓弧區(qū)敷設,地下空間緊湊利用,優(yōu)化了地下空間價值。

各地還探索打造分層停車設施等挖掘地下資源。南京玄武外國語學校開發(fā)利用操場土地資源,打造地下停車場。4層停車區(qū)域不僅滿足教師和學生家長使用,還向周邊市民開放車位。“建鄴區(qū)部分醫(yī)院、老舊小區(qū)周邊區(qū)域停車矛盾較突出。”建鄴區(qū)城管局副局長宋新亞介紹,莫愁湖、南苑街道大部分片區(qū)開發(fā)時間早、開發(fā)程度高,目前已無邊角閑置地塊,但停車需求在不斷增加。為破解停車難題,建鄴區(qū)深挖資源,把地下空間用起來,在莫愁湖小學、建鄴初級中學操場建設地下停車場,來緩解周邊停車矛盾。目前,莫愁湖小學地下停車場已正式開放,對外提供71個泊位。建鄴初中地下停車場將于本月開放,對外提供105個泊位。南師附中奧南校區(qū)地下停車場,預計今年也可建成開放。

南京市城管局停車設施管理處副處長楊揚說,今年,南京市城管局圍繞年度民生實事“新增1萬個共享泊位”的目標發(fā)力,指導各區(qū)制定《停車資源共享工作三年(2023—2025年)實施方案》,明確三年工作目標與方向,鼓勵各區(qū)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向空中、地下要空間,緩解停車難題。

“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建設立體停車設施和地下車庫,無疑是緩解城市停車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江蘇省地下空間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師黃俊認為,南京河西兒童醫(yī)院附近沉井式停車場采用的是預制裝配沉井式地下機械停車庫模式,占地小、環(huán)境影響小,這樣利用零碎邊角料地塊、釋放停車空間的做法,值得推廣。不過,建設過程中應根據地質條件和停車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建設規(guī)模和方案,做好管理統籌工作,充分發(fā)揮停車效率,同時要兼顧人文和周邊環(huán)境關系。他表示,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如何利用廢棄用地、零碎地塊等建設沉井式停車場,當前仍缺乏相關政策法規(guī)的支持,需要從規(guī)劃頂層設計進行引導,進一步加強停車場與周邊設施的互聯互通。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提醒,探索開發(fā)利用地下空間停車,是建設沉井式停車場還是地下分層停車設施,應因地制宜決策,充分考慮地層結構、施工環(huán)境和經濟性等因素。一般來說,建設深度越大,建造難度越大,建設成本也越高。沉井式停車場更適宜在路網密度較高、出入路口較多的地段,如公園、廣場等場所。如果在老舊小區(qū)周邊,則要充分考慮停車需求規(guī)律,重點管控好交通流量,避免造成新的交通問題,從而影響小區(qū)居民生活。(白雪)

原文地址:https://jsnews.jschina.com.cn/jsyw/202306/t20230608_3228389.shtml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熱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