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蘇訊快評|網絡安全是“國之大者”,干部要當好“守護人”

2025-09-25 08:33 來源: 供稿 編輯:菜菜 瀏覽量:0

在數字化時代的滾滾洪流中,網絡空間既是發(fā)展的新高地,也是風險的集中地。如何讓網絡安全真正成為黨員干部的“必修課”,如何把群眾關切的小事與國家安全的大事結合起來,是我們必須認真回答的問題。

筑牢制度防線,干部要當“頂層設計的執(zhí)行者”。網絡安全治理離不開制度支撐,但再完備的制度如果不能落實,也只能停留在紙面。黨員干部必須增強政治敏銳性,把維護網絡安全作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抓手。落實到行動中,就要在制度執(zhí)行上不打折扣,推動形成“誰主管誰負責”的責任鏈條。比如,在政務信息化建設中,要嚴格執(zhí)行數據采集、存儲、共享、使用的制度規(guī)定,防止出現“重建設、輕保護”的偏差。對于年輕干部而言,更要在日常工作中主動學習網絡安全法律法規(guī),既當政策的傳播者,也當制度的執(zhí)行者,把頂層設計的“防火墻”筑實筑牢,真正讓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強化技術支撐,干部要當“自主創(chuàng)新的推動者”。網絡安全的本質是核心技術和人才的競爭。近年來,部分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凸顯出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然而在實際推進中,仍有一些干部存在“重應用、輕研發(fā)”的短視思維,過于依賴外部技術。破解這一問題,黨員干部要敢于把眼光放長遠,在謀劃發(fā)展時把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具體而言,要推動科研資源的整合,支持本土企業(yè)和科研機構加大在“卡脖子”領域的攻關投入;同時,要注重人才培養(yǎng),推動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為網絡安全儲備更多“生力軍”。干部自身也要轉變觀念,不做“門外漢”,而要主動了解技術趨勢、掌握基本常識,才能在推動項目時既講發(fā)展、也重安全。

厚植安全意識,干部要當“全民共治的引領者”。網絡安全不僅關乎“國之大者”,更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小日子”。現實中,仍有不少群眾把密碼設得簡單隨意,隨意點擊陌生鏈接,甚至對網絡詐騙缺乏最基本的防范意識。這一方面說明安全教育不到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干部引導的不足。要解決這一問題,黨員干部必須走進社區(qū)、深入農村,把網絡安全教育作為群眾工作的重要內容。既要善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等載體,開展寓教于樂的宣傳活動,也要結合群眾身邊的案例,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讓安全意識入腦入心。同時,要引導社會組織、企業(yè)和志愿者積極參與,推動形成“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共治格局,讓網絡安全成為全民自覺。

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干部作風建設的現實考題。黨員干部能否在工作中把“小事”與“大事”結合起來,能否在治理中既關注發(fā)展速度,又守住安全底線,直接關系到干群關系的溫度和群眾的安全感。唯有筑牢制度防線、推動技術自主、提升全民意識,才能構建起全方位、立體化的安全屏障。干部要做網絡安全的“守護人”,以實干擔當回應人民關切,以清醒定力迎接復雜挑戰(zhàn),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為數字中國建設筑牢堅實的安全底座。(劉書秀)


江蘇蘇訊網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

圖片新聞
熱點資訊
熱點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