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天都是急性心梗高發(fā)期,專家提醒:身體部位疼也可能是預警
每年冬天,都是急性心梗的高發(fā)期,尤其11月至次年的1月,心梗發(fā)病率會出現一個明顯的高峰。
專家提醒,“低溫刺激”和“冷熱交替的急劇變化”是影響心梗發(fā)生的關鍵。
11月20日是“心梗救治日”。《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心梗來臨前的危險信號,并支招如何幫心臟安全過冬。
心梗發(fā)生率正在升高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心內科主任醫(yī)師公永太表示,心梗發(fā)病率在冬季會突然上升,北方高寒地區(qū)表現得尤為突出。到次年1月過后,其發(fā)病率會緩慢下降;3月時,發(fā)病率已明顯低于秋冬季節(jié)。
南方醫(y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周滔介紹,入冬后心梗高發(fā),主要有以下3個原因。
1
心肌耗氧量增加
寒冷刺激下,人體末梢血管會處于收縮狀態(tài),由此導致血壓升高,心肌耗氧量也隨之增加,心臟負擔加重,誘發(fā)心肌缺血。
2
血管收縮或“抽筋”
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驟然收縮或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缺氧,嚴重時就會誘發(fā)心梗。
3
生活方式改變
大風或低溫天人們戶外運動減少,同時又偏愛高脂食物。吃得多、消耗少,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循環(huán)減慢,容易形成血栓,導致心梗發(fā)生。
心梗發(fā)作的典型癥狀
除非發(fā)生心臟驟停,大部分急性心梗并不像電視劇里演得那樣,發(fā)病后立刻昏倒。
現實中的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癥狀是「胸痛伴大汗」。
● 部位:胸骨正中間或中間偏左的地方出現疼痛。
● 痛感:疼痛常被描述為絞痛、壓榨痛、緊縮感,胸口像被一塊巨大的石頭壓著,喘不上氣;又或者像是用膠帶纏了幾圈。
● 范圍:有一個巴掌大小,而不是針扎樣。
● 時長:胸痛往往超過15分鐘,甚至數小時不緩解。
● 伴隨癥狀:有瀕死感或壓迫感,可伴隨出汗、惡心等癥狀。
心梗的不典型癥狀:5個部位疼
大部分心?;颊甙l(fā)病前的一周左右,身體會出現一些不典型的先兆癥狀,比如牙痛、嗓子不適、肩痛、背痛、肚子痛等,一定不能大意了。
No.1
嗓子不適
和普通嗓子疼的區(qū)別在于,這種嗓子不適往往表現為緊縮感或堵塞感,可伴有出汗癥狀。
No.2
牙痛
和普通牙痛的區(qū)別在于:
① 這種牙痛比較劇烈,但沒有明顯的牙病;
② 疼痛的具體部位較模糊、不確切,往往數顆牙齒都痛;
③ 服止痛藥、經牙科處理,都不能解除牙痛。
No.3
肚子痛
心梗發(fā)作時,不少患者會出現上腹部疼痛,感覺上腹部或肚臍周圍有壓迫感、灼燒感等,可伴有腹瀉、惡心。這種腹痛往往持續(xù)不緩解,范圍越來越大,使用胃藥沒有效果,腹痛前可有吸煙、飲酒、冷熱刺激等因素介入。
這是因為心梗發(fā)作前或發(fā)作時,壞死心肌會刺激迷走神經,導致心排血量降低、胃腸道血液灌注不足,人就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等癥狀。
No.4
背痛
心臟的感覺神經纖維,分布在頸部和胸部的交感神經節(jié)上,因此有些心?;颊叩奶弁磿派涞胶蟊?,出現持續(xù)的背痛。女性相比男性更多見。
No.5
肩痛
心臟缺血導致的疼痛,也可能放射到左肩、左臂內側、小指及無名指??赡苄墓0l(fā)作時出現,或發(fā)作前數天就出現不適。
心梗的黃金急救時間是2小時左右。如果懷疑心梗發(fā)作,要趕緊撥打120.等待救護車期間,讓病人臥床休息,不要有過多活動,降低心臟負荷。
有條件的要及時監(jiān)測病情,包括血壓、呼吸、脈搏、心率等,如患者出現心臟驟停,要及時進行心肺復蘇(戳此處,查看具體操作步驟)。
做8件事幫心臟安全過冬
盡管心梗發(fā)病急,病情重,但它是可防可控的。
1
特別注意早上10點之前
清晨是心梗的高發(fā)時段,早上6~10點要特別小心:
起床的動作要輕緩;
醒后可以喝200毫升白開水,以緩解血液黏稠;
晨練不宜太猛,時間上不要太早,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建議將鍛煉時間推遲到10點之后。
2
盡可能避免突然用力
心梗常發(fā)生在需要突然發(fā)力的時刻,如廁、搬東西、回頭時,要控制好力度,不可用力過大。
3
及時補水
缺水會導致血液黏稠,健康成人每天飲水1500~2000毫升,要分多次、小口喝、慢慢咽。
4
適度進補
不宜盲目進補,適當吃羊肉、火鍋等高熱量食物。將“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0.2~4.11毫摩爾/升以內,但“三高”患者及吸煙的人最好控制在2.6毫摩爾/升內。
5
最好戒煙
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的明確誘因。酒精攝入量與高血脂、腦溢血的患病風險呈正相關。建議戒煙、戒酒,并遠離二手煙。
需要提醒的是,吸煙人群從溫暖的室內走到戶外抽煙,冷熱刺激容易引發(fā)心?;蚰X梗,要特別小心。
6
調整好情緒
及時釋放壓力,把煩惱、怨氣等不良因素發(fā)泄出來。
7
限制食鹽攝入
鹽與血壓波動密切相關,而血壓波動又是引起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危險因素。建議成年人每天吃鹽不超過5克,并少吃臘肉、熏魚等高鹽食品。
8
控制好運動強度
建議每周進行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的有氧運動,快步走、騎車、慢跑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要注意,冬天不宜頻繁進行劇烈運動,對本身就有基礎病的人群而言,更要當心。▲
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本網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系郵箱:724922822@qq.com。
